首页 >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
自贡市人大经济委员会 关于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上项目,加快川南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3-02-07 17:09 来源: 浏览量:78次

为贯彻落实市委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开展市情认识再深化、重大问题再调研、未来发展再谋划活动,市人大经济委开展了《关于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上项目,加快川南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的专题调查研究。8月以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谭豹率队视察调研沿滩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常委会副主任刘晓彬率队调研富顺晨光经开区跨江发展区、考察达州市宣汉县普光化工园区。调研组召开了相关部门和区县的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并收集整理了南充化工园区、重庆长寿经开区综合化工区等建设发展的先进经验,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调研报告。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川南新材料产业基地采用一基地两片区模式,重点建设沿滩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和富顺晨光经开区,是自贡市深度融入全省万亿级先进材料产业集群发展格局,走出转型升级新路,再造产业自贡的重要载体。加快川南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是全市产业发展的一号工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指挥长、市长为执行指挥长、相关市领导为副指挥长、市级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川南新材料基地建设指挥部,高位推动。市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确立《关于加快推进川南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 打造千亿级绿色化工产业集群的议案》,积极助推。市级各部门和沿滩区、富顺县政府责任细化,分工明确,齐心协力,整体推动,基地建设有序推进。

(一)强化规划引领。立足我市化工产业基础和优势,编制完成全市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指导全市绿色化工产业的科学建设、加快发展。编制园区总体发展规划和空间布局规划。沿滩区在新一轮三区三线划定中拟推动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新增开发边界规模6.43平方公里,总规模增加至10.01平方公里,规划储备三类工业用地6685亩。富顺县明确了园区的产业发展目标和方向、产业重点项目和空间布局。我市绿色化工产业目标定位及发展路径进一步明确,川南新材料产业基地瞄准全省23个已认定化工园区中唯一发展氟化工产业的优势,明确以氟硅新材料为主导,新能源材料、天然气化工新材料为辅的一主两副产业布局,着力打造氯碱化工氟化工新材料一体化产业发展基地。

(二)项目招引落地有力有序。截止目前,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已签约落地中化集团、中昊晨光、江苏国泰等国家队和行业头部企业重大产业项目24个,计划总投资240亿元,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产值约600亿元。项目涉及氟树脂、氟橡胶、氟精细化学品以及锂电池负极材料、电解液、溶剂添加剂等,项目建成投产后将进一步做大做强我市氟材料主导产业。全力推动已签约项目开工建设,目前中昊晨光高性能有机氟材料等11个项目已进场开工建设,江苏国泰锂电池电解液等7个项目计划9月底开工,中国中化氟材料产业基地等4个项目正在加快前期工作,预计年底开工。预计2022年底信乙、华砂等2项目将建成投产。

(三)化工园区扩区申报提速推进。在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3.13平方公里被正式认定为全省首批化工园区之后,紧锣密鼓启动化工园区扩区工作。近期规划面积10.01平方公里,远期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梳理出需完善的认定资料23项,正在有序推进。已启动晨光经开区已建成化工园区申报认定工作,争取尽早得到省级认定。围绕每年新增承载能力1平方公里以上,并滚动储备1平方公里以上目标,沿滩区、富顺县正在常态化推进基地拓区土地报征、拆迁平场等工作,持续提升基地承载能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已建成3公里道路及人行道、雨水管网、绿化、交安照明等基础设施,目前正在抓紧实施公共管廊、危化品停车场、智慧管理中心等公配设施建设。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现有化工园区承载能力和要素保障严重不足。一是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认定面积3.13平方公里,除去已签约重点项目预留用地,基本已无土地可用,短期内无法保障后续再谈项目落地需求。晨光经开区现有建成化工区域受到限制已经不能落地化工项目,在成功申报省级化工园区及获准扩区以前,跨江发展区也无法落地化工项目,承载空间亟待拓展。二是年度用地计划指标存在缺口。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目前匹配今年用地计划指标400.83亩,但还需762.92亩指标。晨光经开区跨江发展区目前匹配用地指标仅有609亩,离2023年前实现新增承载能力1500亩目标,缺口891亩。按照增存挂钩制度要求,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与存量土地和闲置土地处置情况挂钩,存量土地处置难度大,影响后续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三是环境容量指标受限。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已经超过2017—2030规划环评预测量,二氧化硫、颗粒物已超过了三线一单的允许排放量,有区域限批的政策风险,影响后续新项目的环评审批落地。四是建设资金筹集难,缺口较大,财政支持乏力。据预测,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以1000-1500/年规模,常态化推进拓区工作,每年需投入资金10亿元。晨光经开区跨江发展区到2023年实现新增承载能力1平方公里,需投入资金19.6亿元。仅靠区县自身融资、债券等资金来源远远不能满足扩区建设资金需求。受限于我市财力薄弱,市本级财政收支矛盾将越发突出,财政支持乏力。

(二)扩区工作还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受制于市和区县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尚未得到省政府及自然资源部审批确认,川南新材料产业基地一地两园开发边界无法最终确定,扩区工作尚无法实质推进。沿滩扩区申报所需要件资料编制进度较慢,23项需完善认定资料中,全部完成只有3项,占13%。晨光经开区化工建成区虽然已启动申报,但距离得到最后认定还有不少差距,要在取得化工园区认定基础上启动跨江拓展扩区工作,存在政策调整变化的风险和审批时间长的挑战,难度较大,恐难以在短时间内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园区公共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按照化工园区认定及安全整治提升工作相关要求,今年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将接受复核,评分需达到70分以上,对照检查存在较大差距。目前只建成园区道路、雨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化工园区必需的公共管廊、事故应急池、危化品停车场、智慧管理中心、消防特勤站等公共设施建设滞后。此外,为满足落地项目建成投产必需的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尚未启动规划、设计及招采工作,要保障与年底建成投产一批项目同步建成投用的难度较大,难以满足企业生产需求。

(四)氟化工产业链规划有待完善统筹。氯碱化工是自贡市盐化工产业发展的鼻祖,生产的甲烷氯化物是氟化工的重要原材料。目前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已签约落地项目中仍然缺乏氯碱化工项目,在谈的中昊集团、川发展年产20万吨甲烷氯化物及配套年产30万吨烧碱项目尚待抓紧签约落地,我市独具特色的盐卤氯碱甲烷氯化物氯化工新材料产业链亟待补齐。此外,沿滩和晨光经开区跨江拓展区均提出布局氟硅新材料、锂电新能源材料,如何做到差异化发展和互补性发展,如何确定两区主导产业方向及细分领域还需进一步研究论证,产业布局还需进一步科学统筹。

三、考察调研外地化工园区建设发展经验带来的启示

(一)依托资源办工业,把资源禀赋转变成发展优势和产业优势。达州普光气田是国内亦今为止发现的探明储量最大、丰度最高的特大型整装海相气田,其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平均达到15%,是目前大规模开发的含硫量最高的气田。达州市紧紧依靠中石化和中石油,大力发展天然气硫磺产业,已建成投产的中石化普光天然气净化厂,是亚洲最大的天然气净化厂及硫磺生产基地,其硫磺产能占到国内产能的30%以上。

普光地区近年还勘探出埋藏丰富、品位高的富锂钾卤水和新型杂卤石钾盐矿资源,达州市把锂钾作为重点支持发展产业。计划投资290亿元的三个卤水提锂、提钾项目,已签约落户普光化工园区。目前项目正快速推进,其中两家已完成提锂中试,成功提取出氯化钾、工业级碳酸锂。

自贡是千年盐都,盐卤资源是自贡的核心资源禀赋。自贡地下黄黑卤资源禀赋与达州相比有一定相似,资源富集、品味高、埋藏更浅、开采难度和成本更低。自贡市基于2000多年的井盐开采史和我国现代真空制盐工业发源地的独特优势,现有提卤生产设备设施较为齐全,稍加改造就可恢复工业化生产,时间短、投资少、见效快。综上所述,自贡地下黄黑卤锂资源开发,对于快速融入四川锂电新能源产业链,具有较强的资源优势。

(二)围绕优势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打造绿色低碳化工产业集群。南充化工园区是四川省规划的三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规划面积14.86平方公里,已形成8平方公里承载能力。该园区依托南充市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岩盐资源,立足芳烃、烯烃全产业链布局,重点实施芳烃及下游产业、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产业,产业发展方向清晰。

达州市依托高含硫天然气和富锂钾卤水资源,重点推进天然气化工、硫化工、锂钾综合开发三大主导产业建链、延链、补链。并依托天然气量价优势,加快推进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微玻纤复合新材料和功能性金属材料发展。普光化工园区注重完善产业发展指引、禁限控目录和项目准入条件,确保新引进项目符合主产业链,促进形成相对完整的上中下游产业链和主导产业集群。

自贡要抓住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面临的重大发展机遇和窗口期,以黄黑卤提锂为契机,加快重启氯碱化工,打造完整产业链,实现我市地下黄黑卤综合利用的最大化,把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

(三)高起点、高标准、规范化建设化工园区。重庆长寿经开区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安全体系构建完善。园区除了建有完善的供水、供电、供气配气、污水管网、集中供热及废物处置场等基础设施外,还建设有装置级、企业级、片区级、经开区级和流域级五级事故污水防控体系,建成了总投资为1.6亿元的中国西部一流水准的应急管理中心,集成消防特勤、数字园区、环境应急监测、医疗救护、安全环保宣教等诸多功能,实现了绿色安全和谐发展。

达州普光气田是高含硫气田,面临的安全环保压力巨大,有的甚至是世界性难题。为有效消除和控制硫化氢伤害及火灾等事故的发生,中石化普光净化厂除建立完善的监测报警系统外,还建成了四级紧急关断联锁系统,既可以实现突发状况下的独立分级应急关断,也可以实现整个全系统紧急连锁关断,确保了应急风险的有效控制。

自贡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建设必须全面贯彻和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安全生产、生态环境保护各类法律法规、标准及相关政策要求,高起点谋划和规划,高标准建设和施工,规范化运营和监管,努力建设一个风险管控到位、绿色循环发展、规划布局科学、能力齐备先进的高水平化工园区。

(四)创新园区投入及管理运营模式。重庆长寿经开区采用政府+国有平台方式,推进园区公共辅助配套项目建设,实现了政府配套投入与园区产业项目发展相协调。南充化工园区通过发行企业债、中期票据、信用贷款等筹资,全面完成了园区专用码头、铁路专线、公共管廊等配套项目建设,当前已实现逐年还本,但在园区公辅配套与产业项目匹配上出现偏差,大马拉小车导致陷入运营困境,值得引以为戒。

自贡在园区投入方面,应按照政府配套投入与园区公辅配套项目建设、产业项目建设相协调的原则,分期投入、逐步到位。要积极创新川南新材料产业基地园区管理运营体制,探索采用政区合一管理体制,对标国内先进成熟园区普遍采用的管委会+公司模式,推进园区现有开发平台的市场化改造,引导园区向市场化融资、综合性投资转变。

四、加快川南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的建议

全市上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坚定信心,坚决贯彻落实市委“高质量跨越发展,工业强市、文旅兴市”战略部署,依托丰富的盐卤、页岩气资源和独具特色的盐化工、氟化工产业基础,抢抓新能源、新材料发展战略机遇,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上项目,举全市之力,推动川南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全面提速、成势见效。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快化工园区扩区,构建一地两园化工产业发展新格局。一要加快推进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扩区。细化扩区认定各项流程,挂图作战,每日调度,尽快完成扩区认定资料准备工作。形成市区联动机制,强化与省级部门对接争取,掌握最新信息,汇报最新进展,确保自贡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进入首批扩区认定范围。二要加快富顺晨光经开区化工园区认定及跨江发展。尽快完成建成区化工园区申报资料编制并上报,力争成为第四批通过认定的化工园区。跨江发展区的规划建设要同步提速,加快做好园区控制性详规修编、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全力推进跨江发展区建设,拓展承载新空间。三要科学统筹好沿滩、晨光化工园区一地两园的总体规划和产业规划,遵循上下游一体化、原料输送管道化、产业发展耦合化和两园协同发展的原则,切实做好各类规划和产业链的有机衔接。四要加强对上汇报和沟通协调,争取国土空间规划及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尽早得到省政府及自然资源部审批确认,尽快锁定两个化工园区开发边界,推动扩区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高起点高标准规范化建设化工园区。一要高起点谋划和规划,充分吸收借鉴国内化工园区30强和其他先进园区的建设经验与成果,全面对标国家、省对化工园区建设运营的要求,把沿滩、晨光化工园区努力建设成风险管控到位、绿色循环发展、规划布局科学、能力齐备先进的高水平化工园区。二要高标准建设和施工,加快化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规划、设计及招采工作,尽快开工建设,确保与年底建成投产一批项目同步建成投用;要按照对省承诺的基础设施建设时序,有序推进污水管网及处理、固废及危险固废收集处置、公共管廊、事故应急池、危化品停车场、智慧管理、应急指挥中心、消防特勤站等公共设施建设。三要规范化运营和监管,针对氯碱化工、氟化工、新能源等行业的危化品、危险固废可能带来的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风险,超前谋划建设园区重大危险源视频监控系统、联动报警系统,构建完善的生态环保、安全生产、应急处置体系。

(三)加快提升承载能力,坚持集约节约高效利用园区土地。一要超常规推进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和晨光经开区跨江发展区提升承载能力,两园区都要围绕每年新增承载能力1平方公里以上,并滚动储备1平方公里以上目标,常态化推进土地报征、拆迁平场等工作,持续提升承载能力,保障产业项目落地。二要根据三区三线最终划定成果,统筹协调全市新增规划建设用地指标,重点向化工园区倾斜,全力保障新增项目用地需求。继续狠抓存量土地和闲置、低效土地处置,压紧压实各区县主体责任,尽快将处置工作进度转化为新增用地指标。继续对上争取省级计划指标倾斜支持川南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三要坚持集约节约用地,有序开展亩均论英雄评价,持续推进标准地改革。化工园区是金字招牌,园区土地更是寸土寸金。要破解影响项目落地的土地瓶颈制约,还必须彻底转变观念,在集约节约高效利用土地上下功夫。要适当提高项目准入和招商选商门槛,提高土地单位面积产出强度,多发展占地小、排放低、产值高的产业项目。要推进标准化厂房建设,鼓励引导企业以空间换土地,提高容积率,力争以最小的资源环境投入换取最大的产出效益。要坚持强化监管,对亩均投资强度、亩均税收、单位能耗强度等未达标的项目和企业,不予兑现产业扶持政策及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并追究违约责任。

(四)加快延链补链强链,把独特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集群优势。一是加快氯碱产业重启,补齐产业链短板。尽快签约落地建设20万吨甲烷氯化物及配套年产30万吨烧碱项目,为下游氟化工提供原料保障,加快实现产业协同集群发展。二是加快黄黑卤资源提锂及综合利用。提升改造现有卤井、输卤管道、卤池等生产设备设施,尽快启动黄黑卤提锂小试、中试。抓住机遇,发挥优势,抓紧布局氯化锂、碳酸锂产能建设,搭上锂离子动力电池及材料爆发式增长这趟快车。三是在延长氟化工产业链上下功夫,尽快实现从氟材料到下游高端含氟精细化学制成品、含氟医药品的延伸。依托中国中化控股年产2.6万吨高性能有机氟材料项目,重点招引落户下游含氟新材料及精细化学品等产业项目,从而取得产业链上下游协同集约发展优势和价值链高端的竞争优势。

(五)加快体制机制创新,走出一条化工园区创新发展的路子。一是积极创新园区管理体制。探索采用政区合一管理体制和管委会+公司模式,以区县为管理主体,将相关审批管理权限放权给区县,市在土地收入返还、新增税收分成、财政补贴等方面给予支持,最大限度激发区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创新建设开发运营机制。加快推进园区开发主体市场化改造,通过政府性债务剥离、优质资产注入、混合所有制改造等方式,推进园区现有开发平台的市场化改造,引导园区向市场化融资、综合性投资转变。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开发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建设和运营。完善特许经营制度,在化工园区开发建设中积极探索引入专业投资,包括供热、供水、供电、污水处理和物流等供应商、服务商,实现化工园区公用及辅助设施集约化、专业化和市场化。三是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发挥国有资本优势战略布局黄黑卤提锂及综合利用、氟化工等关键重大产业。加快组建新能源产业引导基金,通过基金力量撬动外部资本市场。四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转变财政支持方式。进一步做好项目包装,继续支持园区申报专项债,优先分配专项债券资金额度,市级财政对专项债券资金进行一定额度的贴息补助。五是加大对上争取,推动解决制约自贡工业发展的资源要素保障问题。积极争取中石油支持,将川南新材料产业基地纳入川渝地区重大项目天然气用气特殊优惠政策范围,加大页岩气开发本地留存气量价优惠政策支持;积极争取国网公司支持,将氯碱化工等高耗能项目纳入全省重大项目电力扶持政策支持范围。

Copyright © 自贡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蜀ICP备17007141号-1 技术支持:四川百信智创科技有限公司
办公热线:0813-2205875 投诉举报热线:0813-2205875 投稿信箱 tgxx@zgsrdcwh.gov.cn 地址:自贡市自流井区滨江路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