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市委开展深入践行习近平经济思想推动“市情认识再深化、重大问题再调研、未来发展再谋划”活动要求,市人大常委会紧扣市委提出的“依托资源办工业”的思路,结合我市自然资源实际,确定了“我市盐卤资源综合利用及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课题。市人大常委会党组高度重视课题调研工作,成立了以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谭豹为组长的课题调研组,由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蒲定波具体牵头负责,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具体落实相关调研工作。在课题研究的不同阶段,调研组多次召开课题组会议进行专题研究讨论,赴四川盐业地质钻井大队卤水提锂试验现场、自贡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等地实地调研,邀请有关专家和部门征求意见,形成了我市盐卤资源综合利用及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成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盐卤资源基本情况
我市盐卤资源包括天然卤水和岩盐卤,天然卤水即黄卤、黑卤,岩盐卤则是用白水将岩盐溶化而得。
(一)我市黄卤、黑卤资源情况
自贡地区的地质构造中,自流井背斜、兴隆场背斜、邓井关背斜为主要的黄卤、黑卤储卤构造。这三个背斜构造及其之间的向斜构造区域总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其中三大背斜构造核心区域面积约300平方公里。根据四川盐业地质钻井大队多年的勘查资料积累及详细测算,核心区域黄卤总资源量约3.1亿立方米,黑卤总资源量约4.4亿立方米,黄、黑卤总量约7.5亿立方米。根据对我市黄卤、黑卤取样检测分析的数据,自贡黄卤、黑卤富含锂、锶、溴、碘、钾、硼多种高价值元素,并含有微量的铷、镭、铯等元素,是自贡宝贵的矿产资源。
在黄卤、黑卤资源矿业权设置方面,全市现有卤水矿盐探矿权0个、采矿权5个,分别位于贡井区(2个)、沿滩区(2个)、富顺县(1个),矿山名称分别为四川盐业地质钻井大队邓井关背斜矿区(位于富顺)、自流井背斜矿区(位于贡井),以及四川久大投资控股有限责任公司邓关矿区(位于沿滩)、贡井矿区(位于贡井)、兴隆矿区(位于沿滩)。
(二)我市岩盐卤资源情况
自贡岩盐矿主要分布在荣县长山、来牟、留佳、观山及双古。其中长山盐矿及荣州盐矿位于威西岩盐体东南部边缘,埋深840~1054m,盐层平均厚度15.686m,生产勘探面积26.71km2,基础储量9.14亿吨,氯化钠平均品位93.31%以上。
与黄卤、黑卤相比,我市岩盐卤含有的稀有元素很少,几乎不含锂,主要适宜于制盐及盐的深加工,综合利用的价值较小。
(三)目前盐卤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在自贡地区三个主要储卤构造中,自流井背斜构造盐卤资源开发利用最早,区内尚存的老卤井主要为清末、民国及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开凿,兴隆场背斜构造、邓井关背斜构造盐卤资源工业化开采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八十年代岩盐水溶开采兴起后,不再开凿以黄、黑卤水为目标矿产资源的卤井。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初,荣县长山盐矿完成扩能,因其使用的岩盐矿卤水中氯化钠含量远高于黄卤、黑卤,企业出于能耗和成本考虑,随即停止大规模开采卤水资源。故我市的黄卤、黑卤资源已有近30年未再进行规模化的开发利用。目前,兴隆场矿区、邓井关矿区分别现存9眼、14眼卤井及较为完整的井场、卤池、管线等生产设施。
自贡历史上有综合利用黄卤、黑卤的先例。上世纪50~90年代,自贡市张家坝制盐化工厂利用黄卤、黑卤制盐后的胆巴、胆水,提取十余种化工产品,包括碘素、溴素、碳酸锂、碳酸锶、硼砂、氯化钾等产品,成为了当时中国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井卤综合利用基地。90年代后,因自贡地下黄卤、黑卤基本停采,对其中锂、钾、溴等稀有元素的综合利用也同步停止。
二、我市盐卤资源综合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黄卤、黑卤资源勘探研究深度不足
自贡开采地下卤水有近2000年历史,但对地下卤水储量缺乏系统勘查,对稀有元素的种类和含量没有进行全面勘查分析,缺乏对黄卤、黑卤资源系统性和科学性的评价分析报告,对产业发展的科学决策缺乏有力支撑。
(二)以盐卤为起点的产业链规划亟待完善
以盐卤为起点的氯碱化工是自贡市化工产业发展的鼻祖,生产的甲烷氯化物是氟化工的重要原材料。目前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项目中仍然缺乏烧碱纯碱化工项目,年产20万吨甲烷氯化物及配套年产30万吨烧碱项目尚待签约落地,年产60万吨纯碱项目尚在规划酝酿中,我市独具特色的“盐卤—氯碱—甲烷氯化物—氟化工新材料”产业链亟待补齐。
(三)盐卤综合利用产业化项目落地困难
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认定面积3.13平方公里,除去已签约重点项目预留用地,基本已无土地可用。受制于市和区县“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尚未得到省政府及自然资源部审批确认,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一地两园”开发边界无法最终确定,扩区工作尚无法实质推进,盐卤综合利用产业化项目的落地短期内存在较大困难。
三、我市盐卤资源综合利用的优势
(一)有资源赋存优势
一方面,我市黄卤、黑卤中含有的稀有元素储量丰富、品位较高。自贡地下黄卤、黑卤中,锂、溴、硼的含量均达到单独开采工业品位,碘、钾等达到工业综合开采品位,具有较高的综合利用价值。其中,黑卤中氯化锂平均含量约440mg/L,为单独开采工业品位(300mg/L)的约1.5倍;黄卤中氯化锂平均含量约350mg/L,是单独开采工业品位的1.17倍。此外,我市黄卤、黑卤中含有的镁锂比(Mg/Li)较低,非常有利于镁、锂离子的分离,从而降低提锂成本。
根据各稀有元素平均品位参数测算,在自贡三大背斜构造核心区域储存的7.5亿立方米黄卤、黑卤中,共含氯化锂(LiCl)30.1万吨,属中型锂矿。此外,黄卤、黑卤中含有的钾、硼、溴、碘等元素储量也非常丰富,分别为钾(KCl)222.4万吨,硼(B2O3)120.8万吨,溴(Br-)49.7万吨,碘(I-)1.1万吨。
兴隆场——邓井关背斜构造卤水元素平均含量和工业品位比较表
(单位:mg/L)
元素类型 | 兴隆场 | 邓井关 | 单独开采最低工业品位 | 边界品位 (可综合利用) | 备注 | ||
黄卤 | 黑卤 | 黄卤 | 黑卤 | ||||
锂(LiCl) | 372 | 450 | 330 | 432 | 300 | 150 | 黄卤黑卤均达到单独开采工业品位 |
钾(KCl) | 1729 | 4406.1 | 1052.6 | 5477.7 | 5000~10000 | 3000~5000 | 黑卤达到综合利用品位 |
溴(Br-) | 734 | 630 | 660 | 650 | 300 | 50 | 黄、黑卤均达到单独开采工业品位两倍 |
碘(I-) | 14.26 | 15.54 | 15 | 15.2 | 40 | 12 | 黑卤黄卤均达到综合利用品位 |
硼(B2O3) | 1812.5 | 1900 | 537.5 | 2075 | 1000 | 400 | 除邓井关黄卤仅达综合利用工业品位之外,其它黄黑卤均达到或接近单独开采工业品位两倍 |
另一方面,我市黄卤、黑卤资源开采成本较低。自贡地下黄卤、黑卤埋藏深度适中,黄卤赋存一般埋深300~1200m,黑卤赋存一般埋深900~1200m,平均深度1000m左右,开采难度较低。四川盆地其他地区的地下卤水一般埋藏较深,使得钻井、维修成本增加,并且在卤水开采到地面过程中极易发生结晶、堵塞井管现象;但如果地下卤水埋深过浅,又极易造成卤水外泄、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
地下卤水开采成本对比表
项目名称 | 自贡 | 遂宁 | 达州 |
平均埋深(m) | 500-1000 | 2500-3000 | 3000-4000 |
厚度(m) | >200 | <100 | <50 |
储层条件 | 较好 | 较好 | 较差 |
采卤成本(元/m3) | 3.0左右 | >4.0 | >5.0 |
(二)有产业发展基础
一是近期我市率先开展卤水提锂小试试验并获得圆满成功,相关试验成果获得省自然资源厅认可,为我市申请锂资源开发利用许可、发展卤水提锂产业打下了良好基础。二是我市黄卤、黑卤资源具有非常悠久的开采应用历史,现有5个开采矿权证及相关井口资源,开发地下卤水的生产基础设备设施有很大部分运行至今,为再次工业化开采黄卤、黑卤资源提供了基础设施条件。三是我市拥有综合利用黄卤、黑卤资源中稀有元素的成熟经验,原张家坝制盐化工厂井卤综合利用技术仍然是可行的,为黄卤、黑卤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技术路线参考。四是我市拥有黄卤、黑卤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科研院所、企业和大中专院校,掌握着丰富的矿区地质、卤井等第一手资料,拥有专业的管理、技术与操作人员队伍,为黄卤、黑卤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技术、人才保障。
(三)有延链补链需求
新定位的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对盐卤化工、盐碱化工有强烈的产业链发展补链需求。从园区规划及在谈项目、落地项目情况来看,30万吨烧碱、60万吨纯碱及相应的氯碱化工配套项目发展势在必行,晨光化工院氟化工项目也需要氯碱产品作为原料。同时,久大舒坪制盐基地由原120万吨的产能通过MVR改造,现阶段只有30万吨产能,空缺的90万吨产能可调节作为黄卤、黑卤综合利用项目中盐的消化途径。
四、推动我市盐卤资源综合利用及相关产业发展的建议
自贡天然卤水资源中富含的锂及其他稀有元素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我市具有综合利用盐卤资源发展制盐、盐化工、化工新材料和从制盐卤水中提取锂及其他战略性资源的突出优势,通过建立盐化工产业园区,补齐完善“制盐→盐化工(纯碱、烧碱)→化工新材料”产业链,同时培育从制盐卤水中提取锂、溴、硼、碘、钾等战略性资源的新兴产业,从技术、经济、环保的角度看是完全可行的,也完全符合市委“依托资源办工业”的思路。通过对盐卤资源的综合利用,实现资源利用和效益的最大化,同时有利于有效解决单一产业副产物的消化问题,避免固废因缺乏经济有效的资源化利用技术而长期暂存无法消纳。
制盐装置 | 综合利用工艺 | ||||
提锂工艺 | |||||
天然卤水 制盐母液 废液处理
![]() | ![]() | ||||
![]() | |||||
氯化钾 复合肥
原盐 碳酸锂
硼酸 玻璃行业等
溴素 阻燃剂、灭火剂、制冷剂等
纯碱 烧碱(氯碱) 金属钠 新能源产业 碘 制药、染料等
![]() | ![]() | ![]() |
建材 氟化工 新能源
行业 新材料 产业
黄卤、黑卤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示意图
为抢抓当前新能源产业高速发展的机遇,结合我市现有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的发展定位,建议迅速启动黄卤、黑卤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化项目,同时推动盐碱化工与新材料产业的协同发展,实现自贡盐卤资源利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具体工作上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高起点规划,超常规发展,把盐卤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集群优势
一是加快黄卤、黑卤资源提锂产业化、规模化。以卤水提锂小试成功为契机,高起点统筹规划,超常规布局建设,尽快实现黄卤、黑卤提锂的产业化、规模化,快速融入全省锂电新能源产业链,搭上锂离子动力电池及材料爆发式增长这趟“快车”。二是加快黄卤、黑卤资源综合利用。同步推进溴、碘、钾、硼等元素综合利用产能建设项目,与黄卤、黑卤提锂产业同步引进、同步布局、同步生产,争取资源利用价值最大化,把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集群优势和发展优势。三是尽快重启烧碱纯碱产业。加快签约落地建设年产30万吨烧碱及配套20万吨甲烷氯化物项目,使其成为消化卤水提锂和综合利用后副产的氯化钠的主要渠道,同时为下游晨光化工院氟化工项目提供原料保障。加快签约落地建设年产60万吨纯碱项目,既可以进一步消纳提锂后副产的氯化钠,同时还为下游的中建材光伏玻璃产业提供原材料保障,构筑起上下游一体的产业链和产业协同发展集群。四是超前谋划迎接钠电新能源赛道。随着宁德时代、中科海钠等头部企业加速布局钠电池,钠电池产业链正在快速形成,正处于产业爆发的前夜。自贡黄卤、黑卤水及岩盐卤水中最为富集、也是提锂后最难以消化的氯化钠,可以借助重启的纯碱项目,以及提前谋划构筑“工业级碳酸钠—电子级碳酸钠—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和钠离子电池电解液”的产业链,从而走上卤水资源利用新的产业赛道。
(二)加快化工园区扩区,保障盐卤提锂和综合利用项目用地
一方面,要从市级层面高位统筹、高位推进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扩区工作,超常规推进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发展,提升承载能力。统筹协调全市新增规划建设用地指标,继续对上争取省级计划指标倾斜,重点向化工园区倾斜,尽快实现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新增开发边界规模6.43平方公里,总规模增加至10.01平方公里,保障产业项目落地。另一方面,要科学统筹好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总体规划和产业规划。要遵循上下游一体化、原料输送管道化、产业发展耦合化和协同发展的原则,优先规划和保障盐卤提锂及综合利用项目、年产30万吨烧碱及20万吨甲烷氯化物项目、年产60万吨纯碱项目等重点项目的招引和落地建设。
(三)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推动盐卤资源综合利用科学有序发展
一是完善创新体系。创新是盐卤资源综合利用及新能源、化工新材料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是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的必由之路。建议由有关部门牵头,建立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研究机制,设立国内一流的黄卤、黑卤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加强对黄卤、黑卤中稀有元素提炼和开发的技术攻关,推动成果转化,建立一套独特的适宜于自贡黄卤、黑卤特点的锂资源开发技术方案,并加强对其他稀有元素提取工艺、资源利用等关键问题的系统研究。充分发挥好四川轻化工大学、自贡轻工设计研究院、四川省盐业学校等盐化工相关单位的作用,高度重视盐卤资源综合利用相关专业人才,匹配相应的资源和平台,给予更多政策支持。二是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发挥国有资本优势,战略布局黄卤、黑卤提锂及综合利用、氟化工等关键重大产业。加快组建新能源产业引导基金,通过基金力量撬动外部资本市场。三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转变财政支持方式,继续支持园区申报专项债,优先分配专项债券资金额度,市级财政对专项债券资金进行一定额度的贴息补助。四是强化要素保障。积极对上争取,推动解决制约盐卤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化的要素保障问题。积极争取中石油支持,将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纳入川渝地区重大项目天然气用气特殊优惠政策范围,加大页岩气开发本地留存气量价优惠政策支持;积极争取国网公司支持,将氯碱化工等高耗能项目纳入全省重大项目电力扶持政策支持范围。
(四)启动黄卤、黑卤资源详勘,摸清我市战略性资源家底
建议由有关部门牵头,组织国内地质勘探以及锂等稀有元素资源开发等方面的专业机构和专家合作,尽快开展深度勘探和研究。特别是探明黄卤、黑卤资源储量总量和质量,锂及其他稀有元素的含量,形成系统全面专业的勘探数据与详尽的资源地质等方面的评估报告,为科学合理开发黄卤、黑卤资源,进一步做大做强盐卤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提供更加科学的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