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辣椒采收时节,在乐德镇的辣椒地里,一株株辣椒长势喜人,一簇簇火红的、翠绿的辣椒挂满枝头,椒农们正头顶烈日,抢抓晴好天气采收、运输,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近年来,乐德镇立足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大力发展辣椒种植。镇人大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激活人大工作“一池春水”,紧紧围绕党委建设辣椒大豆现代农业园区的工作部署,将人大代表凝聚到产业链上来,引导人大代表积极参与辣椒种植、技术培训、优良品种推广、电商销售等各项工作,推动“乐德红”辣椒品质和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在红土地上奏响丰收的火热“椒”响曲。
聚“椒”服务保障,添“智”提“质”
乐德镇人大主席团坚持以“转作风、提效能、促产业、助发展”为抓手,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走深走实。为破解制约辣椒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有效提升种植效益,组织人大代表中的农技专家和种植能手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惠农政策宣传和技术指导。联合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组建了一支由人大代表、农技人员、“土专家”、致富带头人组成的“小辣椒农技服务队”,从选苗育苗开始,为全镇3000余户辣椒种植户提供全过程、全链条“保姆式”服务。今年以来,已累计开展实地指导60余次、集中培训7场次,惠及种植户1100余人次。
镇人大代表李英请来省级致富带头人、种植大户刘忠平,对村里有种植困难的种植户进行技术指导:“栽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窝距是在35-40厘米,行距100厘米左右。要把苗扶正,再用细土盖好。”在这样一场场“专家培训+现场观摩+实操练习”的“田间课堂”中,种植户们主动找差距、补短板、提标准,有效提升了技术水平,坚定了产业发展信心。
聚“椒”产业赋能,培“根”植“基”
为提升辣椒种植规模化、标准化水平,镇人大主席团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资源多、人脉广、影响大的优势,组织人大代表、农技专家外出考察学习,引进优良品种,积极推广“统一育苗、统一移栽、统一管理”的标准化管理技术。邀请市县农技专家“传经送宝”,为种植户答疑解惑,为辣椒种植“把脉开方”;组织县镇农技人员实地跟踪指导育苗、整地起垄、覆膜、移栽、病虫害防治等各个环节,为产量及品质提升保驾护航。镇人大代表、技术能手杨明才指着地里整齐的辣椒说:“我们这儿种辣椒,从品种选定、有机肥提供,到栽种的行距、株距,都有统一的标准和技术指导。”
乐德镇辣椒品种越选越优,种植技术越来越好,品质提升了,种植户收益更有了保障。近年来,“瑞香王”“早香王”是全镇大力发展种植的优良辣椒品种,价格比普通辣椒高,颇受市场欢迎,800余户种植户看准行情,主动改种6500亩,预计产量1.3万吨,产值5000万元。
聚“椒”产销两旺,凝“心”聚“力”
近日,红土地上两万亩“乐德红”辣椒迎来丰收,为打破传统农业“丰产不丰收”的怪圈,镇人大主席团主动作为,提前谋划,与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及村组干部一道共商对策,充分吸纳闲散劳动力就近就地从事采摘、搬运等工作,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我请他们摘辣椒,8角钱一斤的采摘费,手脚快的,一天能摘200至300斤。”刘忠平介绍到。
为拓宽销售渠道,镇人大牵线搭桥,织构起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代表引领示范,农户受益的销售模式,全面带动群众发展辣椒产业的火热局面。依托乡村振兴战略和“世界地质公园乐德红土地”的影响力,积极推广电商销售和直播带货,组织辣椒生产企业参加展销会,助力“乐德红”小辣椒商标、“筲箕嘴·红土肴”品牌香辣酱走出去。
在全镇各辣椒收购点,种植户和收购人员正忙着把刚收上来的大量“乐德红”辣椒打包装袋,准备销往越南、北京、上海、重庆等国内外市场,销售额预计7000万元以上。今年,全镇种植辣椒2万亩,预计产量3.1万吨、产值1.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2.5%,种植户人均收入1万余元,老百姓的生活也如辣椒般越来越红火。
产业发展带动农户增收致富,产业兴旺引领乡村振兴。下一步,乐德镇人大将继续立足资源优势,在巩固好现有产业成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更多助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之路,鼓励和引导人大代表们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不断强化履职能力,为乐德镇产业发展探索更多的稳定增收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