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
自贡市人大经济委员会 关于抢抓成渝战略机遇加快推动自贡工业经济转型发展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3-02-08 09:47 来源: 浏览量:32次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开展市情认识再深化,重大问题再调研,未来发展再谋划活动,按照市人大常委会统一安排,市人大经济委员会组织开展了抢抓成渝战略机遇加快推动自贡工业经济转型发展的专题调研,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17年以来自贡工业经济转型发展的基本情况

2017年,自贡获批全国首批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五年来,我市积极抢抓机遇,把工业的转型发展作为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的关键,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深入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行动,围绕新兴产业的培育和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聚力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业经济稳中有进,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取得明显进展。

一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现代产业集群加快聚集,形成了节能环保装备、先进材料等优势产业集群,2021年全市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五大现代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总产值1080.81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的84.7%2021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同比增长11.6%,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8.9%

二是工业招商成效初显。十三五期间全市共签约重大产业项目1074个,协议总投资额4698.4亿元,全市累计到位省外项目资金2094亿元,比上一个五年增长约55.52%20221-9月,新签约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累计155个,其中制造业项目102个,总投资额38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3个。

三是项目投资较快增长。2017年以来,实施省、市重大产业项目204个,中兴能源等147个制造业项目建成投产,为我市工业经济稳定增长和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2022年上半年工业投资增长32.5%,比全省高24.2个百分点,增速列全省第2位。一批新能源新材料重大项目落地见效,新增动能不断涌现。

四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投入达13.01亿元,同比增长4.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投入强度达1.09%,较2017年提升0.53个百分点,列全省第4位、川南第2位。科技支撑工业经济转型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目前全市国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级各类创新平台累计达到315个,较2017年增加168个,基本覆盖我市主要产业领域,处于全省前茅。

五是园区建设实现突破。我市共有7个工业园区,近年成功创建1个省级高新区和3个省级经开区,全市形成1个国家级高新区主引擎、4个省级园区空间产业布局体系。特色园区加快培育,川南新材料化工园、航空产业园等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加快建设。工业园区成为了我市工业发展的主战场,全市60%规上企业入住园区,园区内规上企业营业收入占全市规上企业的78.7%,对产业的集聚集约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我市工业转型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工业发展速度回落,质量效益下滑

2021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较2017年回落1个百分点,全省排位从2017年的12位下滑至2021年的17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从2017年高于全国和全省2.80.9个百分点,下滑至2021年低于全国和全省1.21.1个百分点。2021年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3.2%,较2017年回落37.4个百分点,排位从2017年的全省第11位下滑至2021年第16位。(见图一)

从川南四市的发展情况来看,2017年我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低于泸州和宜宾1.51.1个百分点,高于内江3.3个百分点,到2021年我市位列川南末位,与川南第三的内江也差距1.5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企业的效益也明显不如周边市州,2021年宜宾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563.8亿元,是我市的8.4倍,泸州是我市的5.5倍,内江总量也高于我市43.9个百分点,不论从总量和增速都与其他市州有不小的差距。(见图二)

(二)工业结构调整乏力,发展后劲不足

一是工业转型升级仍在路上,效果尚待显现。仍占70%左右的传统产业占比高、发展慢、改造提升步伐不快、贡献低,产业支撑减弱。近年来加快培育的新材料、电子信息、航空与燃机、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仍处于培育建设初期,虽然近年来产值增速均保持15%以上高增长,但占比低、总量小、拉动作用不明显,还难以形成新的强有力支撑。二是工业投资严重不足,重大项目支撑乏力。2022年上半年工业投资虽然增速快,但总量小,仅有111.4亿元,仅占全部投资的24.2%,低于全省1个百分点,拉动有限。近年来我市工业投资总量小、占比小的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改善,在投资规模和龙头企业的支撑作用方面,与川南其他城市有较大差距。缺乏具有战略性、支撑性、附加值高的一锤定音的工业大项目支撑、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将严重制约我市工业的转型和未来自贡发展。三是投资转化效能低。2017-20215年间全市累计完成工业投资729.07亿元,仅产出新增产值284.8亿元,仅净增规上工业企业47户,工业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

(三)市场主体培育不足,结构不优

2021年全市在库规上工业企业604户,占全市四上单位总数的33.7%,占全省规上工业企业的3.7%,分别较2017年减少10.40.3个百分点。一是规模以上的大型工业企业培育不足,截至2021年底,全市在库大型企业仅6户,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的1%,基本都是三线建设时期创建并经成功改制转型留存下来的企业。近20年全市没有新增培育一户大型企业。二是龙头企业支撑乏力。我市百亿元以上工业企业目前仅东锅公司1户,而成都百亿以上企业37户、泸州5户、宜宾3户、德阳2户,与省内先进市州比较还存在差距。三是民营企业实力不强。民营企业占规上工业企业数量的94.2%,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80.8%,发展质量不高,民营企业活力尚待有效激发。

(四)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竞争力不强

企业对科技创新重视程度不够。全市有研发活动的工业企业133户,仅占规上工业企业总量的24.3%。企业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不够。2021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累计投入科技研发费用13.01亿元,同比增长4.2%,低于全省8.1个百分点,科研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仅为1.09%。缺乏企业创新的生态环境,缺乏科技创新的人才和氛围。对企业科技创新的专项补贴及奖励政策较少,对科研机构、高校等形成的科研成果转化激励机制不够,成果转化运用的场景和路径也较少,很多科研成果无法及时有效地转化为经济效益。

(五)产业集群效应不高,产业融合发展不够

我市工业行业门类多,但没有形成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产值前五的行业多以中低端的基础产业为主,缺乏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缺乏龙头企业、支柱产业的带动,新兴产业、新建企业的带动作用较弱。产业融合发展机制不健全,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不够,工业生产内部融合度不高,产业互补、产业交叉、产业渗透、产业链延伸不够,还不能充分实现规模经济效应。工业经济发展与一、三产业未能实现有效融合。产业集群化、集约化发展程度不高,受工业园区承载能力及配套设施不足影响,当前还有40%左右的规上工业企业散乱交错布局在园区外。园区沿链聚企程度不高,本地产业发展没有形成规模群聚效应,未能和川南以及成渝形成有效配套和互补,工业发展两头在外,大进大出局面没有根本改变。

(六)小微企业生存堪忧,营商环境有待改善

在当前国际局势不稳,疫情散点多发,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产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部分企业经营举步维艰,尤以小微企业为甚。小微企业创新能力弱,技术基础薄弱,产品竞争力差,抗风险能力弱,发展普遍停留在产业链底层。一是缺乏公平竞争机制。生产要素、政策资源都向新招引企业、大企业倾斜,大量本土小微企业在原本资源禀赋弱势的情况下,更难以公平地获取生产要素、参与市场竞争。二是融资渠道有限。小微企业资信状况差、可用于融资的资产少,放贷风险大,银行融资非常困难,银行渠道资源长期被大型国有企业占据;民间融资利率高,很多企业长期靠民间借贷周转,困难重重。三是土地要素保障不足。部分存量企业增产扩产对土地的需求受限于规划、环评等因素迟迟不能满足,导致部分企业产业项目转移外迁,一些增产扩产项目迟迟不能落地。四是缺乏产业工人和人才。缺乏产教融合发展的条件和氛围,引进留住符合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非常困难。五是营商环境还有待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成渝战略给自贡工业转型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一)带来的机遇

202112月底出台的《重庆四川两省市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联合实施方案》,从协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提升先进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划,一是共同打造世界级万亿汽车产业集群。二是共同打造世界级万亿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三是共同培育打造世界级万亿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四是培育特色消费品产业集群。五是深入推进锂电材料、氟硅新材料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这些产业发展方向特别是装备制造、氟硅新材料、锂电材料、特色食品消费品等与自贡市制造业基础和主导产业相契合,为自贡加快与成渝两个极核的分工协作和功能互补,聚集要素资源,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带来了机遇。六是川渝共同推进成渝地区氢走廊建设,加快建设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和千亿立方米产能基地,也为自贡市加快氢能产业发展,大力提升页岩气勘探开发力度带来了机遇,指明了方向。

(二)面临的挑战

一是成都、重庆极核虹吸效应明显。由于副中心城市明显缺位,成渝城市群内的人口与产业无法在区域内实现梯度承接与转移,最终导致了核心城市虹吸效应的愈发明显,自贡人口和产业更加容易外迁,本土企业逐渐将研发设计、市场营销等价值链高端环节向成都重庆转移。二是产业重合度较高,同构化现象较为突出。四川省“5+1”现代工业与重庆市“6+1”支柱产业重合度较高,都聚集在电子制造、装备制造、汽车制造、能源化工及材料等领域。从自贡周边城市主导产业布局看,周边城市均将装备制造、先进材料、新能源及电子信息作为主导产业。三是区域之间缺乏协作合作,竞争远大于合作。当前,区域内各城市在产业政策、土地、资本、人才、招商引资等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尚未形成错位发展、配套发展的局面,竞争而非互补的发展方向削减了产业聚合效应。

四、对策及建议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工业兴则自贡兴。自贡的出路在工业、兴衰在工业、成败在工业,工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快慢和好坏直接决定自贡的前途命运。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全力以赴贯彻落实市委工业强市的决策部署,切实增强推动工业强市和工业转型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战略机遇,抓紧补好工业充分发育、高端发展这一课,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走好新型工业化之路和工业转型升级之路。

(一)明确工业转型发展方向,打造优势支柱产业

立足自贡产业优势,构建先进制造业体系,对接四川“5+1”、重庆“6+1”现代产业体系,深化与成渝双核间的产业协作,建设川渝现代制造业配套基地。找准定位,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优势和特色,侧重发展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通航及无人机产业中的部分细分行业,推动自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现老工业城市制造业竞争优势重构。

一是围绕川渝共建世界级万亿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目标,聚力做强我市装备制造产业。聚焦节能环保装备、清洁能源装备、运输机械装备、泵阀、汽车零部件等细分领域,做大做强东方锅炉、华西能源等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一批节能环保装备特色企业聚集成链发展。聚焦无人机和通航整机制造、关键零部件、航电系统等领域,加快推动成飞自贡无人机产业基地项目建成达产,强化龙头牵引,加快配套聚集,培育无人机与通航产业。积极参与全省通航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拓展无人机及通航在物流、应急救援、低空旅游、农林等方面的应用场景。

二是围绕川渝共建成渝氢走廊战略规划,趁势而上,聚力发展我市页岩气、卤水锂矿、锂电、氢能等新能源产业。依托自贡页岩气优势,推广完善页岩气开发利益共享机制,大力提升页岩气勘探开发规模和力度,加快我市页岩气产能建设,协同建设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和千亿立方米产能基地。依托自贡富锂黄黑卤水优势,加快卤水提锂产业化进程,建设独具特色的我国地下卤水锂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大力发展锂电正、负极材料、电解液、溶剂及电池组件全产业链,主动融入川渝锂电新能源产业。依托盐卤和天然气资源,延伸氯碱化工产业链,大力发展我市氢能产业,重点开展氢气制备、氢气存储运输、氢燃料电池零部件及系统集成等研发及产业化,协同内江共建氢燃料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园。

三是围绕川渝共同推进氟硅新材料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目标,聚力做优做强我市新材料产业。聚焦高性能含氟聚合物、氟碱化工、工程塑料、硬质合金、高端焊接材料、永磁材料、电碳材料、炭黑、石墨烯等领域,依托中昊晨光和川南新材料产业基地打造氟材料上下游一体化协同发展的产业链,依托自贡硬合、大西洋等企业延伸我市金属材料产业链产品链,依托中昊黑元等企业壮大培育我市新型碳材料产业集群成链。

四是围绕川渝共同培育特色消费品产业集群目标,聚力做大我市食品产业。聚焦调味品、肉制品精深加工、茶叶、优质白酒等领域,加快打响品牌、夯实载体、引育龙头,构建具有盐帮美食特色的现代食品饮料产业体系。

(二)全力以赴抓项目促投资,主动承接产业转移

一是扩增量。持续开展重大产业项目招引专项行动,聚焦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化工新材料及精细化工品、卤水提锂开发及综合利用、新能源、电子信息、通用航空等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招商攻坚,围绕主导产业建链、补链、延链、强链,重点抓好突破性引进龙头企业和支撑性大项目,尽快实现一项兴一业、一业定乾坤的新格局。主动承接东部沿海和成渝地区产业转移,主动做好配套,选择既适合自贡又有利可图的产品和项目,加强产业合作与配套,形成错位发展、配套发展的局面。二是优存量。持续开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突出抓骨干存量企业的创新驱动和技术更新改造,不断巩固提升存量老企业。要对我市骨干存量企业的产品技术研发情况、市场占有率情况、产业链创新链延伸配套情况进行逐一、系统的深入分析研究,梳理出一批市场需求大、前景好、获利大、创税高的新产品、新技术、新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和重点培育,推动存量骨干企业相关产业项目尽快建设、尽快投产达产。

(三)持续加强企业梯度培育,增强龙头企业带动

一是立足装备制造、先进材料、新能源、无人机与通航等主导产业,积极引进头部领航企业,梳理、发掘、培育一批具有链主潜质的企业,打造一批主业突出的大企业、大集团。强化龙头企业引领,持续做强一批制造业领航企业。二是立足优势产业细分领域,实施单项冠军企业培育计划,建立单项冠军企业培育库,积极培育做大一批单项冠军企业。三是立足特色优势产业,实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引导并支持优势本土企业做精做强细分领域、细分环节,深化技术研发、工艺升级,形成一批专业基础好、市场占有率高、竞争力强的专精特新企业。

(四)大力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增强工业核心竞争力

一是加快布局自贡科技创新资源集聚区。依托自贡国家高新区和东部新城,超前规划高标准建设西部科学城自贡科创园,形成紧密对接西部(成都)科学城和西部(重庆)科学城创新资源核心承载区。二是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激发企业创新热情,鼓励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完善创新体系,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三是加快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加速地方、高校、企业多方资源的应用整合与信息共享。四是畅通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渠道,打造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有效实现创新成果与产业发展、市场需求的对接,将产学研用有机结合,提高自贡老工业基地产业核心竞争力。

(五)大力推动产业园区建设,扩大工业承载能力

一是推动园区提标扩能实现新突破。根据三区三线最终划定成果,统筹协调全市新增规划建设用地指标,重点向工业园区倾斜,全力保障新增工业项目用地需求。加快推进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扩区,加快富顺晨光经开区化工园区认定及跨江发展。二是坚持一园一主业,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加快形成产业集群。加快构建梯度化、互补型产业园区格局,以特色产业园建设为突破口,坚持差异化发展原则,突出园区产业特色和优势,加强规划约束引导,避免产业趋同和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加快融合发展,打破传统边界,将产业内、产业间相互嵌入、衍生、转化、合成,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新路径,提升园区产业聚集效能。三是坚持集约节约高效利用园区土地。有序开展亩均论英雄评价,持续推进标准地改革,适当提高项目准入和招商选商门槛,提高土地单位面积产出强度,多发展占地小、排放低、产值高的产业项目。强化监管,对亩均投资强度、亩均税收、单位能耗强度等未达标的项目和企业,不予兑现产业扶持政策及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并追究违约责任。

(六)推进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一是大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改造。把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作为主攻方向,以云计算、物联网、工业大数据、工业移动互联网的应用为切入点,加快5G、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在传统制造业领域应用,实施数字赋能和新一轮产业技术升级改造。二是大力发展以数字经济为重点的新经济,在数字政府、智能制造、智慧医疗等方面选择特色优势领域重点发展,争创省级数字经济先导示范区。三是建设成渝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协同区,围绕成渝地区建设智造重镇智慧名城,完善数字自贡顶层设计,加快大数据运营管理中心、5G基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搭建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推进数据汇聚、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

(七)全力以赴助企纾困解难,营造优良营商环境

一是要尽快扭转规上工业负增长,推动工业止滑回升。优化领导体制和综合协调、服务保障工作机制,开展分析研判,加强运行调度和服务保障,务实解决面临困难和问题。二是要把稳市场主体作为当前重中之重来抓,全力以赴助企纾困解难。进一步增强帮扶精准性,分类施策,救拉并举,以超常规力度和举措抓好国家和省市出台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三是要进一步提升改善营商环境,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为广大民营企业和中小微市场主体平等获得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营造一个优良的营商环境。四是要切实推动解决制约自贡工业发展的资源要素保障问题。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快组建我市产业引导基金,构建产业投融资体系,提升工业发展和园区建设投融资能力。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支持园区申报专项债,优先分配专项债券资金额度。积极向上争取在工业用气、用电方面的扶持优惠政策。

Copyright © 自贡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蜀ICP备17007141号-1 技术支持:四川百信智创科技有限公司
办公热线:0813-2205875 投诉举报热线:0813-2205875 投稿信箱 tgxx@zgsrdcwh.gov.cn 地址:自贡市自流井区滨江路4号